10月10日,第34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務”,華東師大充分整合校內心理學科專業力量與醫教融合優勢,開展科普展覽、心靈療愈專場及跨領域主題研討等系列活動,將專業心理健康服務融入師生日常、延伸至校園內外。
跨領域專家深度研討:激活“動起來笑起來”健康活力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聯合主辦第十六屆“心視野?心對話”心理健康主題活動
由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十六屆“心視野?心對話”活動在周家橋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活動以“動起來!笑起來!”為主題,聚焦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匯聚跨領域專家、校內教授及一線工作者約50人開展深度討論,為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探尋路徑、破解難題。活動由全國“金話筒”主持人秦暢老師主持。


活動現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任醫師謝斌,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副院長劉微娜,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翔博士,適存小學校長曹永鄒,藝術家、公共藝術與設計教育者與實踐者劉毅,以及現場中小學心理教師、精神心理科醫生、華東師范大學專家、社區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從教育實踐、醫學干預、校園支持等多元維度碰撞觀點,讓“動起來!笑起來!”的心理健康目標有了多元支撐。

活動同步在“華東師范大學”視頻號、“話匣子”視頻號等平臺全程直播,吸引了數千名師生線上觀看。
校內科普+ 療愈雙聯動:心理健康服務 “觸手可及”


“青春逐光——‘600號來信’欄目進校園”科普展覽
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與親和力,華東師大在兩校區同步啟動“青春逐光——‘600 號來信’欄目進校園”科普展覽,將深受青年群體關注的心理健康內容轉化為可感可觸的線下體驗。
展覽以心理健康專家視角,聚焦大學生常見的新生適應、學習壓力、考試焦慮、拖延等問題,提供了一系列科學、實用的應對方法。現場學生反饋:“漫畫形式親切,專家建議也很實用,就像收到一份專屬的心靈指南。”
閔行校區展覽設于學生之家B區一樓大廳,普陀校區設于大學生活動中心一樓大廳,展覽將持續至10月23日。


“鼓動心聲”圈鼓療愈活動

“萬物和鳴”沉浸式大自然音樂療愈
針對校內學生的即時心理舒緩需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聯合策劃了兩場“心靈療愈”專場。通過圈鼓療愈與自然音樂療愈形式,讓學生在富有節奏感的鼓點互動與舒緩的自然音律中釋放壓力、放松身心,通過非語言的藝術表達搭建情緒出口,幫助學生緩解學業與生活中的焦慮。
延伸社會服務:以專業力量溫暖更廣群體

“正念冥想:此刻是一枝花”工作坊
在服務校內師生的同時,華東師大積極拓展心理健康服務的社會輻射范圍,將專業服務延伸至社會群體。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期間,學校面向上海市高級政工師開展“正念冥想:此刻是一枝花”工作坊,助力政工師群體在繁忙工作中調節心理狀態、舒緩壓力。
工作坊采用“理論講解+實境體驗”的形式,通過正念呼吸幫助參與者錨定當下,再結合實證研究闡釋正念減壓的科學機制,最后以“身體掃描”練習引導大家逐步放松身心、釋放緊張情緒。這種貼合政工師工作節奏的服務形式,既傳遞了專業心理健康知識,也體現了高校以專業服務回饋社會的責任擔當。
從“一日關注” 到 “日常守護”:持續深化心理育人實踐
從跨領域研討到科普展覽,從療愈專場到正念冥想,學校以世界精神衛生日為起點,將“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務”理念切實轉化為行動,讓心理健康守護從“世界精神衛生日”的 “一日關注”,延伸為貫穿全年的“日常陪伴”,助力師生成為內核穩定、自信快樂的生活者。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校地協同、專業賦能”模式,在心理育人的道路上持續探索為構建更健康、更溫暖的社會心理環境貢獻智慧與力量。
來源丨華東師范大學醫學與健康研究院、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咨詢中心 編輯 | 宗文倩 編審 |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