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中歐建交50周年、中德建交53周年之際,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會見了來訪的第十任德國聯邦總統、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名譽主席、2022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克里斯蒂安·武爾夫(Christian Wulff)。德國駐上海總領事李德仁(Norbert Riedel),領事處文化科教負責人孔有為(Uwe Koch),以及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相關人員出席活動。

第十任德國聯邦總統克里斯蒂安·武爾夫來訪華東師大
錢旭紅在致辭中表示,“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智慧,意味著這個階段對世界的理解與洞察更加完整和深刻。” 錢旭紅指出,中德兩國的友誼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后,也愈發顯得深厚而堅韌。他期待中德雙方以跨區域、跨文化、跨學科為視角,從新的角度、新的方向、新的領域對中歐攜手發展進行深入探討與研究,多維度探索中歐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淵源、現實意義與未來前景。

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致辭
圍繞人工智能、環境保護、汽車產業合作等當前中德兩國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武爾夫指出,中德不僅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更肩負著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共同責任。他強調,中德乃至中歐人民應攜手并肩,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堅守聯合國憲章所承載的多邊主義原則與國際共識。他特別援引了洪堡、孔子與老子三位東西方文明中影響深遠的智者,以他們的思想智慧為例,生動闡釋了文明互鑒對于深化中德相互理解、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價值。

第十任德國聯邦總統、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名譽主席、2022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致辭
德語系研究生李子涵、張邵楠、胡若宇深情朗誦德國著名文學家席勒的詩作《孔夫子的箴言》,再現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引發對中德文化互鑒的新思考。

德語系研究生李子涵、張邵楠、胡若宇朗誦德國著名文學家席勒的詩作《孔夫子的箴言》
德語系本科生龔若妍今年十月將以交換生身份赴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學習。她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未來在兩國人民的跨文化交流合作中發揮橋梁作用。今天,她以“模擬采訪”的形式,與武爾夫現場交流了“中國企業如何在德國打造品牌”“兩國人民消費文化差異”等話題。
“國際組織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中國青年該如何提升全球勝任力?”德語系本科生王子健向武爾夫提問。武爾夫對王子健表示肯定:“學習德語和中德文化,并且在思考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已經走在正確的路上了。”他表示,自己特別強調的品質是“共情”。“我認為,只有同理心,只有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考慮,我們才會擁有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而不是放任強弱進一步分化,矛盾進一步加劇。”


德語系本科生龔若妍、王子健與武爾夫現場交流
會后,武爾夫與德語系學生和在華東師大學習的德國留學生深入交流,高度贊賞華東師大青年學子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武爾夫與德語系學生和在華東師大學習的德國留學生深入交流
迄今,華東師大已與柏林洪堡大學、漢堡大學、哥廷根大學、烏爾姆大學等15所德國一流學府簽署了合作協議,在師生互訪、科研合作等多個領域展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近期,華東師大又與德國烏爾姆大學簽署了“3+1+1”本碩聯合培養項目,致力于培養通曉國際規則的文理協同發展人才。

華東師范大學中歐文明互鑒研究中心揭牌

“詩話全球名山大川國際巡回展”(上海站)開幕
當天還舉行了華東師范大學中歐文明互鑒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武爾夫一行與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第十三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周漢民,華東師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吳健一同出席由中歐文明互鑒研究中心參與主辦的“詩話全球名山大川國際巡回展”(上海站)開幕式。中心主任王婀娜獲得武爾夫頒發的“詩話全球國際巡回展杰出貢獻獎”。
來源丨外語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圖丨符哲琦、戴琪、夏奕煒 編輯 | 宗文倩 編審 |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