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東師大2025年開學典禮在閔行、普陀兩校區分別舉行
9月16日,華東師大2025年開學典禮在閔行、普陀兩校區分別舉行。12386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本碩博新生滿懷夢想與憧憬,在華東師大這個思想薈萃的學術殿堂探求新知,開啟一段鐫刻成長印記的青春時光。


開學典禮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全體新生起立向國旗行注目禮,用青春的聲音向祖國深情告白,乘著榮光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校領導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典禮上,校領導為新生代表戴上了校徽。
這一刻,不僅標志著新生們從此與華東師大“血脈相連”,更意味著他們將以“華東師大人”的名義,堅守初心、踐行使命,把青春奮斗融入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的洪流,在奮進之路上開啟屬于自己的逐夢新篇章。

校領導梅兵、錢旭紅、曹友誼、孟鐘捷、戴立益、雷啟立、施國躍、程靜,各學部、院系、書院等主要負責人及教師代表等出席。開學典禮由副校長吳健主持。

丨校長寄語:成為代表未來的“智慧分子”,奔赴文明新征程人生一課

校長錢旭紅院士以《智慧分子,未來文明的新青年》為題,為2025級新生送上了“開學第一課”。錢旭紅指出,今年是先輩用血淚贏得的抗戰勝利80周年,青年一代不能忘記腳下每寸土地,都是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守護之地。在銘記歷史的基礎上,他向新生提出四點殷切期望:明辨大勢、踐行大道;拒絕空心、自賦使命;擔當智慧、塑造文明;自由健全、從容幸福,成為未來文明的新青年。

面對人工智能浪潮帶來的時代變革,錢旭紅院士直言:“人工智能可以全知全能、不厭其煩、不知疲倦,教師和醫生將最先被AI所取代。但人類的情感、陪伴、引導、激發、關愛等不會過時并永遠在線。”他強調,應對這場巨變,青年學子需從知識、能力,到思維、精神、價值層面的量子躍遷,才能走在AI前面,掌握發展主動權。
“‘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校訓,不僅要求我們培養專業領域的專家,更要造就文理工兼通的大師。”錢旭紅表示,青年一代不應只做承載過往的“知識分子”,更應該成為代表未來的“智慧分子”,“知識就是力量”的時代已經過去,“思維才是力量”的時代已然來臨。他期待新生們在大道真理的指引下,與AI共生、并跑、最終實現領跑,創造出人類新的未來。

丨師生代表發言:胸懷 “天下之志”,肩擔 “復興之責”

開學典禮由副校長吳健主持
師者,傳道授業,照亮前行之路。
歷史學系主任梁志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以歷史學為例,將心目中理想的大學學習概括為“沉浸式”“開放式”“體驗式”三種樣態,為新生指明學習方向。梁志結合自身求學經歷告誡同學們,“心無旁騖地探索是找到答案的必由之路”“關注不同學科交叉的‘中間地帶’或許是找到‘真問題’的最佳路徑”“多讀有字之書,又要多讀無字之書”,勉勵同學們在華東師大這段全新的旅程中不斷完善自我、積蓄力量,待他日奔赴遠方時,能以所學所長影響世界、貢獻價值。

歷史學系主任梁志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言

軟件工程學院執行院長蒲戈光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言
教師代表、軟件工程學院執行院長蒲戈光教授結合當下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浪潮指出,“如今知識創造速度已從‘以年為單位’變為‘以天為單位’,大國之間的競爭就是科技力量的競爭。”他分享了自己對軟件學院創院院長何積豐院士“為國貢獻”這一囑托的理解,坦言正是參與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經歷,讓他真切體會到為國家科技發展添磚加瓦時的自豪感與榮譽感,希望同學們以“為國貢獻”作為行為準則,在求學與成長路上始終心懷家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2023級碩士生張豈明作為老生代表發言

經濟與管理學院2022級本科生姜修涵作為老生代表發言
曾獲2024年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一等獎、國家獎學金、校級“自強之星標兵”等多項榮譽的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2023級碩士生張豈明作為老生代表發言。他向新生分享三點體悟:用“熱愛”面對挑戰,做勇敢的奮斗者;以“厚基”對抗“偏科”,做多維度的成長者;與“數智”相伴共生,做智能時代的共進者。他寄語新生:“在師大敢于扎根,不畏風浪;保持好奇,永遠明亮。既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更能成為點亮他人、溫暖世界的人”。
經濟與管理學院2022級本科生姜修涵連續三年斬獲國家獎學金,在國創賽、“挑戰杯”、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全國大學生創新模擬大賽中多次斬獲國家級獎項。作為老生代表,姜修涵坦言初入師大時也曾經歷過迷茫,但學校的育人氛圍為她驅散了迷霧。“華東師大最珍貴的饋贈就是包容多元的育人氛圍,讓我明白人生的答案不只有一個,起點并不決定終點,真正重要的是有勇氣去堅守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人生萬事需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她祝愿同學們在華東師大這片沃土上,腳踏實地、仰望星空,與那個更好的、熠熠生輝的自己相遇。

中國語言文學系、孟憲承書院2025級本科生夏凌然發言

數學科學學院2025級博士新生宋尚文發言
中國語言文學系、孟憲承書院2025級本科生夏凌然是公費師范生,她深情講述了自己與華東師大的不解之緣。今年恰逢華東師大前身之一的光華大學建校百年,這份特殊的歷史淵源,讓夏凌然對即將開啟的大學生活充滿深厚情感與殷切期待。她堅定地表示,百年前,先輩以熱血保家衛國;百年后,愿以教育為志業,繼承前輩的精神,在師大這方沃土中扎根生長,為教育強國事業獻出自己的力量,做求實創造、自強不息的新時代師大人。
數學科學學院2025級博士新生宋尚文入選中關村學院聯合培養項目,他表示,隨著國家人工智能戰略的不斷推進,深切地體會到數學在AI發展中的基石作用。懷揣著科研報國的理想,他選擇攻讀博士學位,在應用數學與人工智能的交叉地帶沉下心深耕細作,以數學的力量賦能人工智能發展,為國家的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一份力量。“無論走到哪里,都要發光。”他期望同學們握緊屬于自己的“光”,堅定而充實地走下去。

丨誓言鑄夢:篤行學海萬里,同繪青春盛景


青春因矢志奮斗而亮麗,因勇毅前行而昂揚,因追逐夢想而無悔。在悠揚婉轉的旋律中,六位優秀學生帶來了朗誦《青春 追光而行》,分享了他們向陽而行、一路生花的青春樂章。


每一段故事,都展示出他們在華東師大追逐夢想的堅定足跡,也展現了他們擁抱成長、蛻變自我的獨特歷程。







入校兩周來,兩校區新生編成六個營27個連隊,先后完成了夜間拉練、模擬射擊、消防演練、拳槍套路學習等多項軍事訓練。




他們在星光下堅持,在靶場上專注,在煙霧中沉著,在訓練場揮汗如雨,將以鏗鏘的步伐和昂揚的陣容,在全新“戰場”閃耀青春風采。


新的故事即將開篇——
愿你們
胸中有丘壑
眼底存星河
前路皆坦蕩
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
逐夢新征程
為教育強國建設
貢獻智慧和力量!
攝影丨戴琪、符哲琦、夏奕煒、李行健、張文斌 航拍丨濮曉松、徐翔、陳鳴賽 文字丨徐心成 編輯丨萬方圓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