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漸濃,當大學生們即將陸續返校開啟新學期之時,7名華東師大學子已跨越山海,提前迎來屬于他們的“開學季”:赴聯合國實習之旅。他們在聯合國全球傳播部、兒童基金會、工業發展組織、信息和通信技術廳等國際組織投身為期6個月的國際事務實踐,在多邊合作的浪潮中書寫青春答卷。
◆ 想為那些被忽視的聲音提供傳播平臺 ◆

蔣月是中國語言文學系2022級研究生,實習崗位在位于美國紐約的聯合國全球傳播部。
蔣月投身國際新聞傳播、加入國際組織實習的決心,源于在德國漢堡大學交換期間的一次深刻觸動。2024年5月,國際醫療志愿者組織為招募醫療志愿者,在漢堡大學放映了一部名為《游戲》(The Game)的紀錄片,影片記錄了因戰亂流離失所的難民在前往目的國途中遭受的種種暴力。觀影過程中,一個想法在她心中悄然生根——希望加入致力于人道主義救援的媒體組織,為那些被忽視的聲音提供更廣闊的傳播平臺。
此后,蔣月常常閱讀難民問題的相關新聞,第一次意識到作為觀光客站在葡萄牙小鎮的巖石上看見的那片蔚藍大洋,是許多難民因為船只傾覆無人施救而在絕望中喪生的地方。困擾她的問題是,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當年7月,帶著上述問題,她通過漢堡市WIR in Hamburg論壇找到了難民問題紀錄片項目的負責人Timm,向他了解了目前難民問題在傳媒方面的困境,并且征詢建議。可回國后,應屆生難就業的恐懼漸漸消磨了心力,“也許集中精力找到一份自己不那么討厭的工作,讓生活有保障,讓父母放心,才是我首要的責任。但我看著各司的招聘網頁,仍然常常發呆,覺得過去的種種決心仍然時時在腦海縈繞,不愿輕易放棄。”蔣月說。
或許正是這份初心,蔣月在2024年10月前往南京參加了聯合國職業宣講會,與難民署、移民署的官員交流,探尋進入國際組織的路徑。回到上海之后,她開始向聯合國的傳播崗位投遞簡歷,一個月后,幸運地通過了聯合國紐約總部全球傳播中心的筆試和面試,最終收獲了這份寶貴的實踐機會。
世界紛紛擾擾,24歲的蔣月覺得,自己就是普普通通的人,很難決定很多事的走向,但她相信,能找到在意的事情,已是十分幸運。“未來所行之路不必是坦途,但愿有荊棘的時候依然有繁花。”她說。
◆ 生日那天迎接全新的挑戰 ◆

軟件工程學院2024級研究生姜瑩穎的實習崗位,也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全球傳播部。本科畢業的暑假,她在學校的推送中看到了聯合國招聘實習生的消息。全球傳播部需要一個掌握數據處理技能的實習生,而這份工作與她剛結束的實習經歷不謀而合。
她心想,這或許是離聯合國最近的一次。期末考試結束后,她就踏上了飛往紐約的旅程,而那天恰好是自己的生日,落地紐約那一刻,天空飄起了大雪。雪花輕輕落在肩頭,仿佛在為她慶祝這個特別的時刻。
“我們一起慶祝了新年,在中國城感受了濃濃的年味,圍坐在火鍋旁,彼此交換了祝福,紅紅火火地迎接新的一年。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在紐約的生活快速地安定了下來,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姜瑩穎回憶。
姜瑩穎的工作是在全球傳播部負責數據分析。每天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數據,分析輿論趨勢,為決策提供支持。雖然不是在戰地救死扶傷,但她知道,這些數據可能會影響到聯合國的重要決策,間接幫助到需要援助的人們。在聯合國的日子里,她不僅通過數據“環游”世界,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世界各地的苦難與希望,理解了和平的珍貴。
如今,每當她站在聯合國總部前的廣場上,看著193面成員國國旗在風中飄揚,心中總是充滿期待。“接下來的實習生活,我期待能參與更多跨部門的項目,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深入交流,探索紐約的多元與活力。每一天,我都在學習、成長,也在為世界貢獻自己微小的力量。無論未來如何,我都將懷著這份初心,繼續前行,迎接每一個新的挑戰與機遇。”
◆ 秉持家國情懷拓展全球視野 ◆

外語學院2023級研究生高婕,正在位于奧地利維也納的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戰略規劃總司執行總干事辦公室開展實習,日常工作涵蓋總司各部門的組織管理、信息傳達與協調決策等核心事務,深入參與國際組織的運作機制。
高婕與國際組織的初識始于本科階段的公益實習。在大二的暑假,她參與了學校舉辦的“影子秘書長”項目,作為一名秘書長助理實習生深度參與了上海市紫江公益基金會舉辦的各類公益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她不僅結識了很多對公益和慈善有卓越追求的前輩,更初步了解了國際組織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對國際組織進一步的了解來自她接下來的實踐活動。高婕還通過其他實踐工作讓自己為聯合國工作做好準備,包括鍛煉文書工作、團隊合作、溝通交流能力等。
如今,當自己躬身參與,高婕更能深刻認識到國際組織在多邊外交中發揮的關鍵作用。同時,在和來自不同國家、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們共事溝通中,也深刻領略到多元文化交流的獨特魅力。“這是寶貴的成長機遇,我將以此為新起點,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持續奮進,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秉持家國情懷,拓展全球視野,努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奉獻自己的力量。”她說。
◆ 但行好事,好事自然發生 ◆

經濟與管理學院2023級研究生冷語欣目前在位于墨西哥墨西哥城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實習。冷語欣與國際組織的緣分要追溯到北京冬奧會那年。
2022年,她作為奧地利代表團助理,參與到北京冬奧會的志愿服務中,真正意義上接觸到全球化的環境,從本科的“小聯合國”走向了真正的聯合國。在那次的經歷中,她第一次認識到作為一個非政府國際組織(INGO),國際奧委會是怎樣組織、運行起來的,而這樣機構的龐大影響力,使得其所秉持的價值觀傳播給了全球的觀眾。自此,她開始了解到以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為代表的政府間國際組織(IGO),紅十字會、國際奧委會等非政府國際組織是如何在各自領域開展工作,影響全球人民,也堅定了想要讓中國聲音融入其中的決心。
在本科階段的實習中,她堅定了自己“用技術手段改變社會問題”的職業目標。為了實現職業理想,她努力學習語言,也輔修了一年作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的法語,并選擇來到上海讀研。去年5月,上外的朋友告訴她正在投遞full time的聯合國實習機會,讓冷語欣很是羨慕。沒想到,一個月后,她看到學校官網發布相關崗位信息。經重重闖關,她抓到了赴聯合國實習的機會。
踏上墨西哥的土地,生活還在繼續,并充滿挑戰。冷語欣的床頭在播放90歲的珍古道爾訪華的紀錄片。珍的行程很滿,工作人員出于好心“咱們得抓緊點時間”,珍卻說:“我們還沒合影呢。”工作人員表示“實在抱歉,我們沒有時間了”,珍說:“抓緊時間合個影,我們不能不管他們(孩子們),拋下這些年輕人,才是最糟糕的事情,他們不會忘記這個瞬間的。”這個片段讓冷語欣很受觸動,她心想,不知道這些小事會不會在小朋友們的心里埋下種子,而后某一天長出根和芽。但此刻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但行好事,好事自然發生。
“在墨西哥的這段時間,我驚喜地發現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聲音越來越響亮。這些所見所聞促使我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也讓我更加確信,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以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為引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在國際舞臺上貢獻智慧與力量。”冷語欣說。

閱讀原文
記者丨劉昕璐
來源丨青春上海
編輯丨王越月
編審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