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氣候治理改革的關鍵革新,以及目前可持續發展目標全球進展遲滯的嚴峻挑戰,如何在構建全民終身學習生態、服務教育強國戰略的進程中,以教育合作做出積極回應?9月25日,第十三屆終身教育上海論壇在華東師范大學開幕。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波蘭、巴西、韓國、德國、日本、挪威、冰島、瑞典、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與機構的知名學者和中國專家齊聚一堂,共商以社區教育和終身學習推動可持續發展之道。本屆論壇共匯聚14位國際專家學者、國內12個學習型城市代表,通過專題報告、學術沙龍、典型案例分享等多形式環節,系統展示國內外在社區可持續發展教育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創新模式。論壇吸引了來自國際組織、高校科研機構及基層實踐單位的200多位代表現場參會,7000多人次觀看在線直播。

第十三屆終身教育上海論壇在華東師大開幕
開幕式上,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院長孟鐘捷,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黨委書記閆露致辭。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李家成主持開幕式。
華東師大黨委副書記、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院長孟鐘捷在致辭中表示,面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新挑戰,學校堅持以“超學科、重思維、智能化”為核心理念,持續推動終身教育創新發展。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實施《上海可持續發展教育社區行動計劃》、探索代際學習與銀齡賦能模式,深度參與《綠色社區指南》國際標準制定和《氣候變化教育指導綱要》研發,牽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可持續發展教育”專題組工作,學校逐步形成具有實踐與推廣價值的“上海方案”。本屆論壇期間發布的“國際學習型城市研究與合作開放聯盟上海共識”,將進一步推動全球教育治理協同創新。孟鐘捷特別強調,本屆論壇聚焦“社區可持續發展教育:國際合作與中國貢獻”主題具有重要意義,華東師大愿與各方深化合作,共同以終身教育助力綠色轉型與代際公平,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教育力量。

華東師大黨委副書記、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院長孟鐘捷致辭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黨委書記閆露在致辭中表示,教育學科作為學校優勢支柱學科,持續深耕終身教育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領域,自首任校長孟憲承開拓民眾教育、上世紀80年代率先引進國際終身教育理念,到設立全國首個成人教育博碩士點、成立首家終身教育研究院,教育學科持續推動終身教育理論創新與人才培養;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全球性挑戰,學部將積極推進構建上海特色可持續發展教育模式,促進國際經驗與本土實踐雙向轉化,為全球貢獻中國智慧與上海經驗。閆露呼吁社會各界協同探索終身教育與學習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為推動可持續發展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專業知識。

華東師大教育學部黨委書記閆露致辭
在成果發布環節,北京教科院終身學習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所所長史楓與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李家成聯合發布了《“國際學習型城市研究與合作開放聯盟”上海共識》。這份共識由已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的12座中國城市共同發起成立,旨在通過協同研究、知識共創與實踐合作,助力各城市學習型城市建設,提升中國城市在國際學習型城市網絡中的影響力與話語權。共識強調平等、合作、共贏的原則,推動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深度融合,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習型城市發展路徑。聯盟將定期發布建設進展報告,為教育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并設立雙秘書處(華東師范大學與北京教科院)保障日常運作。該共識的發布標志著中國學習型城市建設進入更高水平的國際協作新階段。

《“國際學習型城市研究與合作開放聯盟”上海共識》成果發布
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深化可持續發展教育領域的南南合作,由華東師大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牽頭,聯合泰國那黎萱大學、南非夸祖魯-納塔爾大學共同發起的“氣候變化教育金磚+(BRICS+)聯合實驗室”已進入實質性籌建階段。該實驗室旨在以氣候變化教育為紐帶,匯聚“全球南方”國家智慧,通過知識共享、聯合研究與實踐協同,豐富金磚國家合作內涵。目前,三方已就運行機制和首期合作項目——聯合編寫《金磚+國家氣候變化教育與發展報告》達成一致,此舉不僅響應了金磚國家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方向,也為全球氣候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注入了新的教育動力。

《氣候變化教育金磚國家(BRICS+)聯合實驗室建立倡議》發布
本屆論壇期間還重點發布了研究院的三大標志性成果:《2023-2024上海終身教育發展報告》《氣候變化教育的中國行動:聚焦學校與企業合作(漢英雙語·第二輯)》《中國終身教育研究》(第五輯)。《2023-2024上海終身教育發展報告》集中呈現了上海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市征程中,終身教育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與突破。《氣候變化教育的中國行動:聚焦學校與企業合作(漢英雙語·第二輯)》是研究院于2024年12月在第六屆全球學習型城市大會上發布了《氣候變化教育的中國行動(漢英雙語·第一輯)》之后推出的該系列又一力作,特別強調了校企合作在開展氣候變化教育方面的作用,收錄了合作機制、課程開發、活動開展等方面的一系列原創性成果,生動詮釋了氣候變化教育的多元實踐路徑。《中國終身教育研究》(第五輯)以“代際學習”為核心主題,系統呈現了該領域最新的理論思考與前沿實踐,為更廣泛地開展相關代際共學互學、深化學習型社會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2023-2024上海終身教育發展報告》、《氣候變化教育的中國行動》(第二輯)、《中國終身教育研究》(第五輯)發布


論壇現場
在學術沙龍環節,來自北京市、太原市、成都市、常州市、杭州市、深圳市、上海市、廣州市、南京市、蘇州市等國際學習型城市研究與合作開放聯盟代表就國際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實踐經驗展開交流,共同勾勒出了中國城市將可持續發展教育融入城市治理與終身學習體系的實踐圖景,展現出我國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多元探索。沙龍由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ESD項目首席研究員朱敏主持。

學術沙龍環節
圍繞本次沙龍的核心議題——在可持續發展視野下,如何拓展學習型城市深化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未來實踐路徑與行動方案,各國際學習型城市研究與合作開放聯盟代表展開了深入交流,并就可持續發展與學習型社區融合、創新社區治理模式方面增強城市協作,聯動高校教育資源與平臺,激發社區教育內生動力等方面達成廣泛共識,為開放聯盟下一步深化務實合作、共促城市可持續發展明確了方向。
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正是將教育強國戰略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緊密結合的一次創新實踐。通過國際視野與本土智慧的深度融合,論壇明確了社區教育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重要載體的功能定位,也進一步拓展了終身學習服務綠色轉型與城市韌性的實踐路徑。

第十三屆終身教育上海論壇合影
媒體關注:
1.國際學習型城市研究與合作開放聯盟在滬發表“上海共識”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89461
2.十二城聯盟發布上海共識,三國機構發起建設氣候變化教育“金磚+”聯合實驗室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89345
3. Forum explores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community education
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509/25/AP68d54a4aa3102214d4fed40d.html
圖文、來源|華東師大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 編輯|范祎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