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磊等率學習考察團,來到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華東師大博物館進行調研交流,并參觀由博物館、社會發展學院主辦,“海上風”民俗博物館承辦的2024年度上海市“博物館里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項目“衣被天下 芳澤千秋:黃道婆創新精神與棉紡織文化展”。上海市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閔衛星、上海市普陀區政協副主席、一級巡視員翁華建,華東師大黨委副書記孟鐘捷等陪同考察和參觀。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學習考察團來校博物館參觀調研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學習考察團成員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分黨組書記、主任高志明,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九三學社內蒙古區委會副主委朱華,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呼和浩特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崔振武,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校長宮箭等。
在博物館,孟鐘捷與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學習考察團等進行了交流研討,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常務副館長夏祥偉匯報了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建設情況以及學校博物館的工作和育人特色。

華東師大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常務副館長夏祥偉匯報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建設情況
步入博物館展廳,社會發展學院教授、“海上風”民俗博物館學術顧問、非物質文化傳承與應用中心主任田兆元身著布衣長衫,娓娓道來,詳細介紹了“衣被天下 芳澤千秋:黃道婆創新精神與棉紡織文化展暨海峽兩岸青年學生文化交流活動”的創辦情況和展覽的精彩內容。

社會發展學院教授、“海上風”民俗博物館學術顧問、非物質文化傳承與應用中心主任田兆元介紹展覽
展覽分“棉路”——上海棉紡織樞紐、“先棉”——黃道婆棉紡織卓越貢獻、“璀璨”——上海棉紡織文物呈現、“傳承”——棉紡織創意作品展示等4部分,凸顯黃道婆棉紡織技藝科學家創新精神,首展最新史料、早期圖像等,并以棉路和絲路的雙向奔赴立意,彰顯文明互鑒等重大主題,同時舉辦海峽兩岸青年學生文化交流等系列教育活動,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圖文實物、傳承人演示、觀眾體驗、數字云端展演等形式,展示黃道婆創新精神與棉紡織文化魅力,旨在深入挖掘黃道婆創新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時代內涵,開展高質量社教活動,助推海峽兩岸青年在新時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攜手共進,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積極貢獻。
時序流轉,棉紡織文化不僅編織出堅韌的布匹,更將全國各族人民的心緊緊編織在一起。此次展覽資料詳實、史料豐富。從古籍文獻到影像資料,從特色布匹到紡織工具,每一件都訴說著一位中國女性的智慧與膽識,訴說著中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宏偉歷史。參觀者們不僅親身感受到濃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更深刻體會到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
華東師大博物館作為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以及“衣被天下 芳澤千秋:黃道婆創新精神與棉紡織文化展”作為上海市“博物館里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項目,不僅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習基地,而且也是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固橋梁。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學習考察團等給予了充分肯定和廣泛好評。

2023年華東師大博物館獲評上海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來源|博物館、黨委統戰部、社會發展學院 文|康弘毅 編輯|史佳妮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