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公布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入選名單,華東師范大學5個項目入選項目。
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華東師范大學入選名單

高校場館育人作用開發

馮契學術成就陳列室
馮契學術成就陳列室借助大量珍貴的照片、視頻、手跡、文獻等3000多件史料和視頻、動漫等多媒體,系統展示了馮契生平、學術成就與社會影響,融展示宣傳、學術研究和思想教育為一體,聚焦創新黨的理論宣傳、推動哲學教育普及、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服務教育強國建設,努力打造“學術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展現“第二個結合”學理化在上海的地標,“立德樹人、普及哲學”案例入選2020年度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工作創新案例。組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中學生在內的學生義務講解團,講解團學生骨干所在的黨支部2021年獲評上海市教育衛生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陳列室先后入選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市志愿者服務基地、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師生圍繞講好馮契故事,傳承大師精神開展多種活動,多次在微黨課、校史、紅色故事講述等比賽中獲獎。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典型案例

在幸福研習空間,師生正念減壓、舒緩身心
采用正念冥想訓練團體輔導的方式開展心理預防工作,融入一站式社區建設。創建正念研習空間,定期舉辦正念冥想訓練、正念瑜伽、正念手作等體驗活動,營造了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將正念理念融入“心理學與生活”科普展并開展多地巡展,入選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有效普及正念理念與技巧,促進家校社協同。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來自全國近50所高校的學工部、心理中心到校交流,借鑒工作經驗。承擔正念與危機干預相關主題課題,心理科學研究相關論文發表于國內外核心期刊。
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工作典型案例

“講臺上的新思想——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學觀摩活動”在校舉行
發揮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共同體(上海)牽頭高校作用,把握一體化建設靈魂主線,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適切地融入各個學段中,以“講臺上的新思想”——上海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學觀摩系列活動為發力點,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發揮教師教育優勢,持續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和實踐探索。運用搭建教學研訓一體化平臺,打造一體化思政課程教育教學新樣態、增強一體化建設學理支撐,培育一體化建設骨干師資等舉措,持續構建各學段“共學、共研、共教”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把握關鍵節點、創新研訓模式、豐富理論供給、夯實協同育人、強化教材研究等多條重要經驗,不斷開創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內容聯通、教師發展貫通、學理研究互通、課程資源融通的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學生綜合素質訓練基地

普陀區-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科普館
立足心理學科專業優勢,結合專業前沿課程、科研成果,聚焦大眾生活日常,打造沉浸式心理學科普展覽,開全國高校心理學科普館先河。作為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詢委員會(華東片區)、上海市教師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實踐基地、普陀區兒童友好特色實踐點,場館的參訪量已近10萬人(2019年至今)。與以往文字圖片展覽不同的是,科普館將相關心理學研究成果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文字、形象的圖片以及可以直觀體驗的互動裝置等30處,并開展各類講座、課程,為學習者提供交流學習平臺。
全國高校示范“一站式”學生社區

華東師范大學“一站式”學生社區舉行AI素養跨學科訓練營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標新時代鑄魂育人要求,總結延續“書院養成教育”和“社區網格管理”兩大機制優勢,積極探索“數字精準賦能”與“幸福心理促進”兩大亮點舉措,建設學生黨建前沿陣、三全育人實踐園地、智慧服務創新基地、平安校園樣板高地,打造價值引領“先鋒社區”、師生聯動“共享社區”、數字增效“智能社區”、宜居樂活“幸福社區”;依托養成教育方案、多向導師資源,樹立典型齊頭并進,促成教育“同場域”、師生“同成長”、教育“同頻率”,以“四區三同”打造 “一站式”學生社區。華東師范大學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城之要者”,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自覺肩負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培育卓越人才的責任使命。學校黨委高質量謀篇布局,突出制度牽引,統籌推進“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持續深化“大思政課”建設,構建多元聯動育人新格局,努力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師大何為”的時代課題。
來源|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研究生)工作部 文|楊雪薇 編輯 |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