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土壤修復重大需求,依托多學科交叉優勢,打造產學研用全鏈條創新體系,探索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路徑。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與農道和豐(江蘇)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土地修復物種種子研究與生態產業化應用研究院”,民進華東師范大學委員會與農道和豐(蘇州)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民進華東師范大學新質生產力實踐基地”的揭牌儀式2024年7月12日下午在華東師范大學普陀校區理科大樓A508舉行。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楊蓉,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對口支援處處長曾勇,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麻類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科學家李德芳,農道和豐(江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軍,農道豐(蘇州)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天橋等校外嘉賓,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施國躍,校黨委常委統戰部長張惠虹,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張國友,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殷德生,崇明生態研究院副院長趙常青,民進華東師范大學委員會主委周立旻等校內領導專家共40多人參加了本次座談會。

綠色生態發展與新質生產力建設座談會在華東師大舉行

華東師大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施國躍致辭
施國躍代表學校致辭。他對本次座談會的舉行以及研究院與實踐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賀,對校內外嘉賓的蒞臨表示歡迎。他指出,2023年“世界地球日”,我校地理科學學院與農道和豐(江蘇)科技有限公司在我校崇明研究基地開啟合作進行基于雜交紅麻的鹽堿土修復技術研發與生態產業化應用。一年以來,雙方合作快速迭代提升,在原有規劃的基礎上拓展了基于雜交紅麻的新疆內陸干旱區鹽堿土修復、重金屬污染礦區土壤修復、紅麻二氧化碳增匯潛力挖掘、紅麻藥用功能開發等系列研究,取得了一批新成果,雙方合作落到實處,值得肯定。希望雙方以成立“土地修復物種種子研究與生態產業化應用研究院”為契機,在重大項目聯合承擔、重大成果落地轉化等取得新突破。

華東師大校黨委常委統戰部長張惠虹講話
張惠虹對民進華東師范大學委員會與農道和豐(蘇州)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新質生產力實踐基地”表示祝賀,對民進上海市委員會對學校統戰工作長期支持表示感謝。同時指出希望“基地”發揮統戰優勢,匯聚校內外民進會員專業、行業綜合/交叉的優勢,總結科技賦能生態價值產品高質量實現的途徑,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新型農業新質生產力為特色,產出一批參政議程成果,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

華東師大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張國友介紹“土地修復物種種子研究與生態產業化應用研究院”相關情況

民進華東師范大學委員會主委周立旻介紹“民進華東師范大學新質生產力實踐基地”相關情況

“土地修復物種種子研究與生態產業化應用研究院”揭牌儀式在華東師大舉行

“民進華東師范大學新質生產力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華東師大舉行
張國友和周立旻分別介紹了“土地修復物種種子研究與生態產業化應用研究院”和“民進華東師范大學新質生產力實踐基地”的建設背景和前期工作情況。隨后分別進行了“研究院”和“實踐基地”的揭牌儀式。

華東師大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殷德生作主題報告

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麻類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科學家李德芳講話

農道和豐(江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軍講話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對口支援處處長曾勇講話
在專家交流環節,殷德生作“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報告,報告中從新質生產力內涵演化、國際對比、時代機遇等方面系統、全面介紹了當前人工智能時代,以新質生產力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報告內容豐富、數據翔實、觀點清晰給與會嘉賓以全新的認識。李德芳就雜交紅麻的特點、產業化應用前景進行系統介紹。吳建軍就基于雜交紅麻的閉環產業鏈構建進展。曾勇介紹了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土壤修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情況。

十四屆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楊蓉總結講話
會議最后,楊蓉代表民進市委對“民進華東師范大學新質生產力實踐基地”表示熱烈的祝賀。她表示“基地”是上海民進組織成立的第一個有新質生產力主題的黨派合作交流、參政議政平臺,在全國上下深入實踐新質生產力建設,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基地”成立恰逢其時。她希望“基地”依托華東師大智庫優勢與民進組織各個行業融合特色,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通過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合作等多種形式,探索出一條具有示范意義的生態產業化發展之路。期望“基地”與上海民進各專委會專家緊密聯動,充分發揮民進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聚焦新質生產力產出一批高質量的參政議政成果。
來源|地理科學學院 編輯|竇雨蕭 編審|呂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