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學校從施老家屬處得知,華東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于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
今天一早,校領導梅兵、錢旭紅、孟鐘捷前往施老家中吊唁,向其家屬表達了慰問,并帶去了師生校友們對施平老書記的深切緬懷。

師生校友們對施平老書記逝世表達深切緬懷
施平出生于1911年11月1日,經歷了從清朝末年到21世紀的社會巨變。施平中學時期就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學生運動,1926年于昆明投身大革命,1931年秋考入浙江大學農學院,任學生抗日會主席。
20世紀30年代,正當中華民族陷入危難之際,他加入左翼文化同盟,先后兩次率領青年學生當面敦促蔣介石抗日救國。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施平任浙大學生會主席、杭州市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主席,領導杭州全市學生抗日救亡運動,并任全國學聯執委特別委員會主席。
1938年1月,施平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浙東南特委宣傳委員、云和縣工委書記,在云和期間,利用公開身份籌辦《云和快報》。1939年冬,施平調往桂林,在黨領導的“國際新聞社”工作,曾秘密到上海擔任華東淪陷區新聞工作站負責人、香港分社記者、采訪部主任。1941年8月,施平同志進入新四軍蘇中敵后抗日根據地參加抗日工作。在此期間,受新四軍軍部委派,護送鄒韜奮到淮南軍部。1946年至1947年,施平任南通縣委書記、縣警衛團政委等職。
新中國成立后,施平同志曾擔任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

青年時代的施平

施平,1941年攝于蘇中抗日根據地

50年代到蘇聯學習
施平自1978年8月至1984年6月擔任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當時正值撥亂反正的特殊歷史時期,施平與其他校黨政領導一起,果斷地平反冤假錯案,進行了系列整頓與改革,為學校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徹底平反冤假錯案”、“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推薦中年校級領導”、“發起部分高校座談,促進高校教育改革”等許多當年的舉措,至今傳為佳話。

1980年,時任華東師大黨委書記施平與學生交談
在漫長的革命歲月中,施平筆耕不輟,著述頗豐。2010年百歲華誕到來之際,學校出版70萬字《施平文集》詳實記述了施老對國家建設、教育發展的深邃思索和創新實踐。2015年,施平被評為“共和國老一輩教育家”。
2021年正值建黨百年,在春節前夕,111歲的施平與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其他45位年逾百歲的新四軍老戰士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老一輩革命家傳承紅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決心深深觸動了在校師生,新四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鑄就的“鐵軍精神”令師生們備受鼓舞。師生們深刻領會“鐵軍精神”的內涵實質,自覺賡續“鐵軍精神”,為國家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2021年新春佳節,111歲施平在病房向大家問候新年

讀完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后,施平寫下對百歲大黨的美好祝愿
退而不休的施平老書記也一直十分關心學校的建設發展,他親自出席學校六十周年校慶大會、華東師范大學校友會成立大會,并為校史館新館題寫館名。

施一公看望爺爺施平
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
去年7月,華東師范大學與西湖大學簽訂校際合作協議。施一公說,因為爺爺施平曾在1978年至1984年擔任華東師大黨委書記,他對華東師大倍感親切,也非常感謝華東師大此前對西湖大學的支持,“未來兩校將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通力合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探索更多、更好的可能” 。

2010年10月,華東師大與中國農大聯合舉辦施平同志百歲誕辰慶祝會暨《施平文集》首發式

2011年10月,施平出席建校六十周年大會

2013年9月,百歲老人施平先生、徐中玉先生為“華東師范大學校友會”揭牌

2013年11月,施平先生、錢谷融先生為徐中玉先生百歲慶生


施平老人熱愛攝影,向學校捐贈《施平攝影集》

2021年建校七十周年之際,施平為校史館題寫館名,并通過云揭幕的方式,和在開館儀式現場的原校黨委書記張濟順、童世駿,原校長張瑞琨、王建磐、俞立中,以及校黨委書記梅兵、校長錢旭紅,共同為新校史館揭幕
在2021年建校七十周年之際,111歲施平老書記為學校題詞:“越辦越好,教育強國!”
“越辦越好,教育強國!”
施平老書記,我們永遠懷念您!
資料來源|新聞辦公室、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