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傳承好紅色基因,5月14日至5月17日,華東師大第20期青年骨干理論培訓班(青干班)前往貴州遵義、赤水等地開展現場教學。現場教學由黨校副校長兼黨委組織部副部長蔣旭帶隊,青干班30余名學員參加。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
遵義會議會址是本次現場教學的首站。5月15日上午,學員們來到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紀念館,重溫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這一生死攸關的時刻。通過現場的實物和遵義會議紀念館一張張生動的歷史照片,學員們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切身感受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認識到了遵義會議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走獨立自主道路、堅定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策略、建設堅強成熟的中央領導集體等方面留下的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下午,學員們參觀了婁山關紅軍戰斗遺址,通過一條條蜿蜒崎嶇的長征路、一個個深淺不一的戰壕,深刻感受當年紅軍以此為陣地,擊潰敵軍數次反撲的艱辛歷程,感受到了共產黨人不畏艱險、英勇戰斗,克服自然環境的重重障礙、戰勝敵人圍追堵截的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

參觀遵義會議紀念館

參觀婁山關紅軍戰斗遺址
在赤水市委黨校,學員們聆聽赤水市委黨校教師趙之榮講授的《四渡赤水——毛澤東軍事生涯的得意之筆》。趙之榮生動再現了四渡赤水的整個過程,不僅讓學員們對四渡赤水這一經典戰役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對其中蘊含的毛澤東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學員們還通過實地參觀赤水市大同鎮中共赤合特支舊址和丙安古鎮紅一軍團陳列館以及耿飚將軍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現場感受四渡赤水這一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點。

趙之榮講授《四渡赤水——毛澤東軍事生涯的得意之筆》

參觀中共赤合特支舊址
初心矢志不渝,奮斗永不止步
在遵義市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大發渠,學員們聆聽“七一勛章”獲得者、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時代楷模黃大發老支書的現場黨課。團結村曾因常年缺水,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后來時任村支書的黃大發立志修渠引水,他帶領群眾,歷時36年,靠著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繞三重大山的“生命渠”,引來了螺絲河清亮的水,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之為“大發渠”。學員們通過參觀大發渠以及大發渠陳列館內的實物、資料和圖片,感受老支書帶領群眾修渠、修路的艱辛歷程。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無論你職位多高,都要為人民服務。”在黃大發老支書舊居處,老支書用質樸的語言為學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一名共產黨員如何用一生來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參觀大發渠陳列館

黃大發老支書為學員上黨課

黃大發老支書與學員合影
加強交流互鑒,推進事業發展
本次現場教學正值紀念華東師范大學前身之一大夏大學建校100周年之際,5月16日上午,華東師范大學與赤水市政府攜手共建的大夏大學歷史陳列館揭幕儀式在大夏大學辦學舊址赤水市文昌宮舉行。
大夏大學歷史陳列館揭幕儀式后,本期青干班學員來到陳列館,通過圖文展示、實物呈現以及多媒體視頻等多種方式,重溫大夏大學自強不息、光大華夏的抱負和信念,感受大夏大學苦教、苦干、苦學的“三苦精神”,立志在賡續大夏大學精神和文脈的基礎上,以實際行動擔當“建教育強國,以教育強國”的榮耀使命,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強國建設、我們何為”的時代之問。

赤水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賡,華東師大黨校副校長兼黨委組織部副部長蔣旭為華東師大干部培訓基地揭牌

參觀大夏大學歷史陳列館
5月16日晚,青干班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心得分享會、課題中期匯報會。赤水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聶洪才、華東師大黨校副校長兼黨委組織部副部長蔣旭參加會議,會議由我校黨委組織部、黨校孫瑛琦主持。聶洪才從“學員互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三個方面表達了對雙方共建干部培訓基地的期待。

赤水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聶洪才與青干班學員交流
青干班學員王夢雅、甄廣印圍繞近期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分享心得體會,祁峰、陳麗清、彭忠、宋菲菲分別匯報了各小組課題的推進情況和中期成果,各組學員進行交叉點評。

青干班課題中期匯報會
此次現場教學是青干班學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黨史黨紀學習教育的一次重要學習實踐活動。通過追尋紅色足跡,學員們重溫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對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有了更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更強烈的使命擔當。
來源|黨委組織部、黨校 編輯|沈韻婷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