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國際著名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James Fraser Stoddart)重返華東師大,受聘為華東師范大學榮譽教授。
“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一定要以解決重大問題為目標。”在講演中,弗雷澤·斯托達特妙趣橫生地回顧了自己從農場少年到諾獎得主的傳奇學術人生。
這位諾獎得主和他的學生們,“師徒三代”都受聘為華東師大教授(研究員),書寫了中外學術合作佳話。
愛穿“中國紅”的諾獎得主

2017年3月,“入鄉隨俗”身著紅色緞面唐裝

2024年5月14日,頭戴紅色貝雷帽訪問
七年前,弗雷澤·斯托達特身著紅色緞面唐裝蒞臨麗娃河畔,而昨天,他頭戴一頂紅色貝雷帽亮相華東師大櫻桃河畔,這位諾獎得主鐘愛“中國紅”,可謂入鄉隨俗。
“斯托達特教授對科學和學術界的貢獻堪稱非凡,在化學和納米技術領域留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印記。”華東師大校長錢旭紅院士為斯托達特教授頒發榮譽教授聘書。聘任儀式由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田陽主持。

錢旭紅校長為斯托達特教授頒發聘書
弗雷澤·斯托達特是有機超分子化學和納米科學領域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因在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方面的開拓性貢獻榮獲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他是機械互鎖型分子及分子機器領域的創始人和重要奠基人,迄今已在Nature、Science等發表論文1270余篇,在全球范圍內被引用超過14萬次,其開創性研究獲得100余項國際獎項和榮譽。
從農場少年到諾獎得主
“我兒時生活在蘇格蘭的農場里,眼里看到的交通工具都是馬車,18歲之前家里甚至都沒有電。”在以Around the World in 80 Years為題的講演中,弗雷澤·斯托達特介紹了他如何從一個農場少年,通過受教育、投身化學研究和開展國際合作,走上諾貝爾獎領獎臺的不凡歷程。
弗雷澤·斯托達特感慨道,“對學術人生要充滿熱情,充滿探索的興趣,然后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我們的研究團隊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在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中,迸發出科學的創意與靈感。”


斯托達特教授以Around the World in 80 Years為題作了精彩的講演
師徒三代都受聘于華東師大
弗雷澤·斯托達特在中國分子科學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積極培養來自中國的博士生、博士后和訪問學者,還親身投入中國的科研工作,極大提升了中國超分子化學和分子機器基礎研究的整體學術水平和國際聲望,于2017年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2018年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榮譽。

斯托達特教授(右)、李大為教授(左)和張亮研究員(中)參加2024年第十八屆國際大環及超分子化學大會
弗雷澤·斯托達特的學生李大為教授(David Leigh)也是這個領域最頂尖的專家之一,自2017年起擔任華東師大特聘教授,持續指導和助力華東師大在納米拓撲領域的探索。
張亮研究員作為李大為教授的得意門生,于2020年加盟華東師大,開展以單分子拓撲結構為基礎的新型編織材料的合成等相關研究工作。三代學者接續,為分子機械領域的研究開辟了新的道路。
在聘任儀式前的見面會上,錢旭紅校長對斯托達特教授長期以來對學校化學領域發展建設的支持表達了感謝,他也希望能進一步開展全面深入的科技合作,從而推動學校分子機器、納米科學等領域的快速發展。

聘任儀式前見面會

文|田波瀾 圖|杜啟震 唐敏 戴琪 編輯|毛宇彤 杜啟震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