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五年來,華東師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總結五年來學校在思政工作建設取得的工作成效,特辟回顧專欄,以饗讀者。
“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發表了重要講話,意義重大而影響深遠。
五年來,華東師范大學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眼時代使命和學生需要,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探索構建高質量“大思政課”體系,善用社會“大課堂”、搭建資源“多平臺”、構建工作“新格局”,不斷提升育人效果,引導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一、打造“三個課堂”,推動“大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
“黨建課堂”講政治、樹信念。依托黨建工作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舉辦“青馬工程”培訓班,抓好學生黨支部書記等關鍵骨干,發揮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一批典型黨支部入選全國高校研究生樣板黨支部、上海高校百個學生樣板黨支部,多名學生黨員獲得上海高校“百名學生黨員標兵”稱號。全國高校研究生樣板黨支部書記、上海高校“百名學生黨員標兵”李婕畢業后成為一名選調生,在閔行區梅隴鎮行西村基層鍛煉的她說,“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師大精神滋養著一代代麗娃學子,我們學會向下扎根、向陽生長,讓青春在基層沃土中綻放出絢麗之花。”

首屆學生黨支部書記論壇共話卓越
“理論課堂”筑基礎、學知識。在學生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校領導牽頭上好“開學一課”和“畢業一課”,以“新四軍‘鐵軍精神’及其在華東師大的傳承與弘揚”等專題黨史為題,為大學生講述校史故事;和大學生同講一堂課,講述《資本論》首個中文全譯本的誕生歷程,形成良好的“學史明理”的氛圍。組建“薪火相傳”黨章理論宣講團、黨的二十大·學生理論宣講團、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生宣講團、多語種黨史宣講團、紅色金融團等學生宣講團隊,團員們在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中多次斬獲一等獎等佳績。

校黨委書記為新生上“開學一課”
“實踐課堂”練本領、得真知。重視“大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將理想信念與專業學習實踐相結合,《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年化闡釋的效果評價及提升路徑》《傳唱百首紅色歌謠:傳承百年信仰力量》《國民養老第三支柱何以靠得住》等主題的大學生調研項目成果獲“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依托“三下鄉”“百縣篤行”“崗拉梅朵”“科普揚帆”等品牌,組織千余支大學生社會實踐隊伍奔赴全國各地、深入基層一線,開展鄉村振興、科學傳播等活動,在社會實踐中磨練意志、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崗拉梅朵”藏文化社獲評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影子引領者計劃”創新學生跟崗實習實踐的模式秉持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四位一體”人才培養理念,項目得到教育部2023年思政精品項目立項,是華東師大繼2019年、2021年后第三次入選。

“崗拉梅朵”藏文化社獲評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百縣篤行計劃”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隊伍奔赴全國各地、深入基層一線
二、建強思政隊伍,發揮輔導員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深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領專兼職輔導員深入新時代大學生群體、融入新時代思政工作規律、投入新時代學生工作領域,圍繞高質量黨建、教育數字化和新時代青年工作等熱點,在工作業務中凝聚工作經驗,在育人成績中提煉理論成果,實現思政理論與育人實踐深度融合,構建“大思政”理論研究格局,為持續提升輔導員育人能力和教育發展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優化“研討-備課-授課”機制。校領導與專兼職輔導員共同參加全國高校“形勢與政策”集體備課會;與上海交大、華東理工大學、上海音樂學院等高校及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相關支隊跨校、跨界圍繞全國兩會專題、國家安全教育等主題開展聯合備課;組織《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問題及優化》等主題輔導員沙龍研討。輔導員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大比武“形勢與政策課”組、上海高校輔導員主題班會比武中獲一等獎等佳績。鼓勵輔導員擔任思想政治理論課、心理健康教育課、大學生創業指導等課程兼職教師,多名輔導員成為全國教學成果、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團隊成員,推動輔導員隊伍從開設“大思政課”業務的“有能力”向“有水平”有序演進。

華東師大與兄弟高校開展大思政聯合備課

華東師大輔導員參加上海高校輔導員主題班會比武并獲一等獎
整合“集訓-培育-科研”資源。建設“專家庫”,組建涵蓋中央“馬工程”首席專家、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全國輔導員工作室主持人的研究指導隊伍,為開闊“大思政”育人啟思創設最大可能。連續36年舉辦“華東師范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討會”,打造學校學工隊伍理論研究交流的權威平臺。組織骨干輔導員參訪實踐,赴東航集團、京東物流、科大訊飛、蔚來汽車、國軒高科等各重點領域頭部企業,增長見識,開拓視野。設立人文社科繁榮計劃(思想政治專項)項目,累計孵化科研項目99項,有效引導輔導員關注高質量學生黨建、數字賦能精準思政、“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和“Z世代”青年群像等主題,持續提升輔導員隊伍“大思政”科研育人能力。

舉辦第36屆華東師范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討會
打造“平臺-專項-工作室”品牌。打造“鑄魂育人”項目平臺,覆蓋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庫、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團隊培育項目、輔導員工作室等8個賽道,設立專項經費支持首批20余個項目立項,凝練“大思政”工作經驗舉措,創立特色育人品牌。已孵化涵蓋“五育”的5個輔導員特色工作室,7個“學風涵養”工作室入選中國科協學風涵養工作室。推薦輔導員參與上海高校輔導員論壇、長三角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論壇,指導參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案例、上海高校輔導員特色工作法等。近年來,輔導員隊伍多次獲得上海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論壇征文、特色工作法等獎項,其中論文和工作法獲獎總數蟬聯上海第一。五年來,1名輔導員獲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4名輔導員獲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華東師大“五育”輔導員特色工作室入駐學生社區
三、探索“卓越養成”,增強“大思政課”的親和力、針對性
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青少年需要“大思政課”的精心引導和栽培。華東師范大學將“大思政”學習納入學校“卓越養成”體系,依托“第二課堂”學生數字化成長檔案平臺,圍繞學生雙創、社會實踐等內容,促進學生在“大思政課”中全面發展、追求卓越。
心懷“國之大者”,培養家國情懷。組織“經邦計劃”等選調生訓練營,加深學生的國情理解,鼓勵組隊開展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創新創業項目。將愛國主義教育與生涯發展教育貫穿在學生學習成長全過程,完善“立志-養成-就業”一體化銜接。積極推動學生生涯發展教育與赴中西部地區及重點領域、重點單位就業引導,獲批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13項。“全國最美大學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周杰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賦予機器人情感,在為老服務中提供溫度和陪伴。“要做‘健康中國’路上罕見病的攻克者”,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陳亮圍繞“前沿基因編輯技術開發”開展研究,矢志科研報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周杰獲評“全國最美大學生”

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陳亮,獲評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
聚焦全球勝任力,開拓國際視野。探索國際組織后備人才培養機制,開設全球勝任力微專業,舉辦“新青年”“高層次”“育觀天下”“領德計劃”等青年全球勝任力訓練營,開展“大使講壇”等品牌項目,圍繞培育青年學子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邀請長期在聯合國工作的唐虔等專員及校內外專家馮紹雷、張民選等學者開展高質量的講座。推出“新青年全球勝任力人才培養項目”,赴聯合國總部、國際組織參訪,到公益組織參加服務,深入海外學校課堂實踐觀摩,涌現了一批杰出畢業生活躍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等國際舞臺。

“新青年全球勝任力人才培養項目”深入海外學校課堂實踐觀摩

大學生“新青年全球勝任力人才培養項目”赴聯合國總部參訪
打造書香校園,培養創新思維。“校園主題日”活動將科創、閱讀、智能、健康、生態、法治等概念注入青年潮流。 “經典閱讀”校園主題活動獲教育部2019年思政精品項目立項,并斬獲“悅讀青春”全國百場百所百名讀書特色推選展示活動優秀獎項。2024年寒假預備周期間,持續推動落實學校“思維訓練”專題工作,開展《從ChatGPT到多維類腦智能》《連續變量量子信息研究》《胸懷宇宙,心系天下——老子的用世思想》等高質量講座報告,依托“大夏學堂”等平臺,向師生推介《人工智能、量子思維和老子思維》等一系列線上研學資源,組織主題閱讀類、應用實踐類“思維訓練”活動近120場,引導和幫助學生升級思維,達成素養和能力的提升,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思維躍遷 超限未來”學生社區科技文化節暨書香校園啟動會

大夏書院組織“翰墨大夏”書香活動

校園主題活動日探討“科技與人文”
建設“大思政”社區,積極傳遞正能量。以“社區養成”營造大思政場域,孟憲承書院、大夏書院、光華書院積極探索新型育人模式,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社區制,弘揚教育家精神、科學家精神,創新編排校史劇、大師劇等原創話劇,形成“一次性養成”第二課堂菜單,組織“書院聯盟師生行走長三角”“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 “科學回家”卓越實踐項目等特色“大思政”品牌。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引導院系和職能部門下沉合力育人,為學生提供數字生活、文化供給、政策解讀等服務,打造價值引領“先鋒社區”、師生聯動“共享社區”、數字增效“智能社區”和宜居樂活“幸福社區”。打造幸福研習與促進中心,分批建立二級心理輔導站,全面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營造積極樂觀校園文化氛圍, “構建幸福促進心理育人模式,培育積極向上健康心態”項目入選教育部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孟憲承書院原創大師劇《孟憲承》

光華書院組織開展“科學回家”卓越實踐項目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五周年以來華東師范大學思政工作建設回顧】
來源|黨委學生(研究生)工作部 通聯|楊雪薇 編輯|沈韻婷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