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無價的,用真誠與真心來感謝師恩是最好的禮物,更加可貴。

因為收了學生的教師節禮物——價值6.16元的巧克力,重慶一幼兒園園長王某仙被學校開除,王某仙對此不服,遂將幼兒園告上法庭。近日,該案塵埃落定,法院判決幼兒園敗訴,法院認為:巧克力價值較小,且是小朋友出于喜愛和尊敬而贈送,不宜定性為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在法院判決之后,“園長收學生6.16元巧克力被開除”話題沖上熱搜,一時之間,眾聲喧嘩。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規范師德師風不必矯枉過正,尊師重道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學生自發地通過自制小禮物和行動向老師表達敬意和感謝無可厚非。
“小過重罰”不可取
這起因教師節禮物引發的勞動爭議,法院一審、二審均判園方敗訴。上海江三角(蘇州)律師事務所費翔律師認為,法院的判決,無疑是對“小過重罰”現象的一次糾偏。用人單位以勞動者具有過錯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是對于勞動者最高程度的否定性評價,應以勞動者過錯的嚴重性和行為的合理性為衡量基準。解除勞動合同是對勞動者最嚴厲的處罰措施,本案中,老師接受學生在特殊節日贈與的較低金額的巧克力,并未達到須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嚴重程度,亦未超過普通善良人之衡量標準及公眾正常容忍范圍,因而用人單位系違法解除。
當前,人們所反對的是極個別教師索要禮物和家長攀比送禮,教育部印發《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和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旨在糾正教師利用職務便利違規索要和收受禮品禮金等不正之風。費翔認為,學校嚴抓師德師風建設本無可厚非,但有關單位和部門在執行制度時應合情合理,既要堅持用“零容忍”態度清理師德失范的害群之馬,又要有溫度,注重人文關懷,充分保障教師的合法申辯權利,若動輒小題大作、上綱上線,勢必會搞得全體教師群體草木皆兵。
感謝師恩無須送禮
9月2日,“園長收學生6.16元巧克力被開除”話題在市總工會官方微信號“申工社”發出后,同樣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其中,網友“阿白”的留言代表了大多數網友的觀點:“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刀切’禁止學生向老師表達他們的愛,我們的學校又怎么去教會孩子們愛別人,我們教育的初衷又如何實現?”
記者發現,隨著時代進步,教師節送禮之風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更簡單、更純粹的表達方式。在記者隨機采訪中,有不少家長表示自己不會在教師節送禮。家長嚴女士表示,自己從來沒給老師送過禮物,要送也是孩子自己做的一個小手工或者小賀卡。家長龔先生的女兒剛上幼兒園,他表示,“不會給老師送禮物,就算送了,老師也不會收。”在媒體發起的一項“教師節當天學生應該給老師送禮嗎?”的調查中,選擇應該送禮的受訪者只占了13%,有超過45%的受訪者不同意送禮,認為表達感謝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要花錢。
“法有度,人有情”,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錢雨受訪時表示,園長收學生6元巧克力被開除明顯小過重罰,顯示了園方的管理水平低下。“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教師節什么禮物最好呢?不妨鼓勵中小學生用文字來表達愛意,比如給老師一封情真意切的信,鼓勵幼兒園的孩子送給老師一個愛的擁抱。”錢雨說,愛是無價的,用真誠與真心來感謝師恩是最好的禮物,更加可貴。

閱讀原文
記者丨李成溪
來源丨勞動觀察
編輯丨王藍萱
編審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