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至30日,白俄羅斯國民會議共和國院主席科恰諾娃對華進行訪問。上月,科恰諾娃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曾說,中國經濟的先進生產力和優質產能正是白俄羅斯和其他國家所需。科恰諾娃主席所言不虛,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白俄羅斯也有自身的優質產能,比如IT(信息技術)產業。
就在一周前,大連舉辦了“中國—白俄羅斯大學聯盟全體大會”,44所中國高校與17所白俄羅斯高校成立了六個中白高校合作集群,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數字技術領域的合作。2018年,廣州舉辦過“中國·廣州—白俄羅斯IT投資合作交流會”,旨在讓IT產業的前沿技術、人才、品牌實現落地。中白之間一系列合作都基于一個事實:白俄羅斯是全球知名的離岸編程中心之一。
有分析說,過去十幾年里,IT產業之于白俄羅斯不亞于一個奇跡和神話,在一個經常被稱為“蘇聯活化石”、幾乎仍原封不動地保持著計劃經濟和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國家,卻誕生了整個東歐發展最快的“新硅谷”。
IT產業給經濟帶來新氣象
近些年來,IT產業一直是白俄羅斯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也是白俄羅斯的一張名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古爾斯基對該國媒體說,IT產業是白俄羅斯經濟增長的三大驅動力之一。數據顯示,2019年,IT產業在白俄羅斯GDP結構中的占比就已逼近農林漁業的總和,顯著高于建筑和交通。
與此同時,IT產業的平均工資也上升到了白俄羅斯平均工資水平的400%以上。“它為國家創造出了許多工作崗位,而且是收入可觀的崗位。”來自首都明斯克一家軟件公司的伊林說。“不僅是程序員,還有商業分析師、設計師、翻譯、經理人、清潔工和商業中心建筑工人,等等”,同樣來自明斯克一家軟件公司的基里爾說,“它讓人們不用跑到歐盟去,在自己的國家也能找到好工作。”
2017年至2021年間,白俄羅斯IT公司的出口額從12億美元增至32億美元,幾近該國服務出口的三分之一。依靠遠程工作,白俄羅斯IT企業得以無障礙地進入國際市場,并迅速獲得了來自歐美的訂單。2018年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白俄羅斯IT產業60.5%的產值來自外包,其中最為耀眼的軟件外包公司EPAM在2019年進入了福布斯“全球增長最快的100家公司”榜單。
不少國外IT企業在白俄羅斯開設分公司,除此之外,白俄羅斯IT產業的自有品牌也得以開花結果,比如風靡世界的網絡游戲《坦克世界》和即時通訊軟件Viber都出自白俄羅斯。所有這些都給該國經濟帶來了久違的新氣象。
華東師范大學白俄羅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萬青松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說,白俄羅斯的IT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展現出了顯著的競爭力,持續成為推動該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特別是在軟件開發和技術服務外包兩大領域,白俄羅斯更是表現卓越,贏得了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根據聯合國電子政務發展報告,白俄羅斯在2020年的全球IT產業排名中位列第40。
教育輸送人才 稅收營造環境
根據中國駐白俄羅斯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的調研,IT產業是白俄羅斯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的核心,也是該國最全球化、最活躍、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白俄羅斯在國際分工中具有優秀軟件系統開發的領先能力。
2005年,白俄羅斯在明斯克設立高科技園區,占地面積50公頃,主導產業是軟件業、信息和通信技術開發業。2019年,時任白俄羅斯總理魯馬斯曾在一個國際創新論壇中表示,2017年白方出臺的《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法令》使得IT企業匯聚的高科技園區得到較快發展。此后,僅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就有736家新公司在園區注冊。在英美主流媒體的報道中,這個園區被譽為“東歐硅谷”“程序員天堂”。
萬青松分析說,白俄羅斯IT產業發展迅速的原因首先體現在教育領域,特別是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方面,白俄羅斯擁有卓越的教育體系,諸如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和明斯克無線電工程學院等多所知名學府,為IT行業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專業人才。
其次,白俄羅斯政府高度重視IT產業的發展,并為此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高科技園區通過提供優惠的稅收政策,包括增值稅、利得稅、關稅等一系列稅收減免措施,以及營造便捷的營商環境,成功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入駐。
其三,白俄羅斯在成本方面也具有顯著優勢。萬青松說,相比歐美發達國家,白俄羅斯的勞動力成本較低,使其在國際外包市場上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眾多國際企業選擇將研發中心或軟件開發業務外包至白俄羅斯,既能夠獲得高品質的技術服務,又能夠有效節約成本。盡管自2022年以來,白俄羅斯IT行業的狀況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但其在“人力資本與研究”和“知識與技術產出”等重要指標上仍保持著相當高的水平。
記者丨顧文俊
來源丨文匯報
編輯丨王藍萱
編審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