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畢業證書補行頒發儀式在中山北路校區舉行。1949屆蔣道福,1950屆的陳金華、胡和生等11位校友及家屬代表參加儀式,并現場領取了遲到60年甚至70年的畢業證書。副校長范軍出席儀式,儀式由檔案館館長湯濤主持。

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畢業證書補行頒發儀式舉行
早在今年7月,檔案館組織了5人小組專門整理遺留下來的畢業證書。經過梳理,并在社會媒體的幫助下,學校陸續找到了一批校友。儀式上,1950屆教育系陳金華校友、1949屆教育系蔣道福校友,與1950屆數理系校友胡和生院士、1949屆經濟系陸亮等9位校友的家屬代表,先后從副校長范軍的手中接過了一張張遲到的畢業證書。

1949屆教育系蔣道福校友領取畢業證書

程法正校友之侄代領畢業證書
發言中,89歲的陳金華校友回憶了自己當年在母校的求學時光,并表示,畢業后一直從事教育工作50多個年頭。“我從未忘記母校的教誨,也是母校指引我走上了為人師表的道路。”蔣道福校友已是92歲高齡,也是到場領取畢業證書的最年長者。教育系出身的她,退休前也是一直在從事教師工作。1939屆法律系的程法正,是胡適的外甥。據前來代領證書的程法正侄子介紹,年少的程法正時常居住于胡適在萬航渡路的寓所里,“當年的程家也算是安徽績溪的大戶人家,作為程家的后人,如今能重新覓到長輩的這份珍貴文憑,也是傳家的榮譽了。”此外,1941屆法律學系梅安定、1949屆經濟系陸亮校友的家屬代表還專程從外地趕來?,F場氣氛熱烈而溫情。

校友陳金華、蔣道福和家屬代表陸小偉分別發言
范軍在講話中表示,這一紙文憑,既是華東師大前輩師長學長苦教苦學、艱辛耕耘的碩果,也是他們在戰火硝煙中教育救國、讀書報國的歷史見證。范軍強調,華東師大是包含大夏大學、光華大學在內的全體校友的共同體,為大夏、光華校友補行畢業證書頒發儀式,既是拉近校友和母校距離的重要活動,也是回眸記憶、總結歷史,喚醒傳統、啟發未來的重要舉動。

范軍與領取畢業證書的校友和家屬代表合影

校友和家屬代表參觀校史館
“每一張遲頒證書的背后,幾乎都有一段難忘的故事?!睓n案館館長湯濤對社會媒體的持續關注與熱心報道表示感謝,讓學校重新找到并認識了一批新的老校友。他表示,學校還將繼續尋找其它畢業校友的線索,同時還將陸續發掘和整理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的史料,從而更好地傳承師大的精神和文脈。
儀式結束后,部分校友及家屬代表還參觀了校史館。
文字|萬姍姍 圖片|趙閃、楊婷 來源|新聞辦 編輯|呂安琪